爱奇艺财报的两个亮点、两个核心:“Netflix+”的长跑秘诀
发布时间:2018-08-03 10:18:00 来源: 标签:影音视听 我要评论8月1日,爱奇艺公布了上市后的第二份财报。总收入为62亿元人民币(约合9.325 亿美元),同比增长51%;会员规模达6710万,同比增长75%。
当其它视频网站还在苦苦挣扎,爱奇艺51%、75%如此高的涨幅背后,秘诀是什么?
亮点一:会员规模大幅增75%
模式创新,合纵连横
看看爱奇艺特色——会员的各项指标:
本季度内,爱奇艺会员规模达6710万,同比增长75%。
会员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5亿元(约合3.74亿美元),同比增长66%。
其中付费会员为6620万。
能得出什么结论?
会员规模与收入双双增长超60%;付费会员占比98.6%;每个付费会员贡献收入25亿/0.662亿=38元,相当于季度会员。季度付费保证了一定用户忠诚度和观看时长。
爱奇艺会员规模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是什么?海量的优质内容和模式创新。
据悉,爱奇艺进行了“会员一次性看全集”排播模式创新,VIP会员可以一次性观看此类电视剧的全部剧集(48集),而非VIP会员每周仅可观看6集。这一策略非常成功,吸引了大量首次订阅用户,有效拉动了会员续订及会员留存。

《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》和《芸汐传》等热门内容自然吸引了大量会员。
结合《偶像练习生》《机器人争霸》等热门节目推出的会员特权,也进一步助推了爱奇艺会员规模增长。
爱奇艺在会员业务的推动及合纵连横上,不遗余力。与京东的联合会员计划,以及与运营商和商业银行的跨产业合作,都有效扩大了爱奇艺的目标用户群。

VIP会员特权和福利也是用户在考虑付费订阅时的重要因素。《偶像练习生》和《机器人争霸》等综艺节目引入了定制VIP会员卡和综艺节目投票特权,深受用户欢迎,推动了会员规模增长。
亮点二:总营收大增51%
广告服务占主力,受益于自制内容
总收入为62亿元人民币(约合9.325 亿美元),同比增长51%。
Q2在线广告服务营收为人民币26亿元(约合3.956亿美元),同比增长45%。
可以发现,在线广告与会员收入几乎是齐头并进了,一个26亿,一个25亿,共占总收入的82%。
陷入亏损泥潭的传统的视频网站收入结构是“买版权+卖广告”,这种模式是持续的不可盈利。而会员收入的占比增高,甚至占一半比例,代表了一个健康的赢利模式和正向资金流。
之所以品牌广告收入明显提升,源自不断扩充的优质自制内容,特别是《热血街舞团》等自制爆款综艺。同期,信息流广告业务也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。
品牌广告的业绩反映出广告商越来越认可爱奇艺平台,也提升了投资回报率,特别是针对第二季度的自制综艺节目而言。
举个栗子,由爱奇艺自制的《热血街舞团》是一款风靡一时的街舞竞赛节目,签约的品牌上有11位,打破了在线娱乐行业的广告收入记录。
这么多广告主是怎么“塞下”的呢?爱奇艺制作了弹窗广告、植入广告,甚至还有开创性的舞蹈广告,将赞助商的logo和视频广告无缝嵌入到选手的舞蹈表演。
简直是大开脑洞,还记得爱奇艺当时自制的《奇葩说》里的国际扛饿大品牌吗?让广告成为内容的一部分,而且有趣,就成功了。还会引来更多的广告主。
核心支柱——内容
集中资源到自制剧
综艺、动漫、短视频全面开花
今年必将是视频网站“自制全面发力”之年,为什么这么说?
影视明星高片酬、阴阳合同偷税漏税成为今年娱乐界整治重点。大家都知道,巨额片酬的明星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,一部剧中一线明星的片酬成本就高达70%以上。
这也直接导致了影视界的顽疾——采购成本天价,特别是视频网站行业,把长期亏损归咎于明星高片酬丝毫都不为过!
有关部门今年开始实打实地处理这种乱象,视频网站也明确了“自救”的方向——自制,扶持新人。告别畸形生态。
作为核心支柱,爱奇艺将成立更多自制剧工作室,将资源集中在自制剧上,尤其是吸引年轻观众的电视剧。如本季度的《泡沫之夏》、《芸汐传》,以及由中国著名女演员兼导演徐静蕾监制的《同学两亿岁》,播放量非常高,已成为业内最火的内容之一。


自制综艺是强项,每每爆款。比如《偶像练习生》是一款深受欢迎的自制综艺节目,它点燃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偶像产业,荧屏里总算不再是那几个老人了。
该节目最后胜出的9位选手成立了一个偶像团体——“NINE PERCENT”,他们在本季度已签价值1亿人民币商业代言合约,还举办了数场演唱会和粉丝见面会。为行业输入了新鲜血液。
动漫方面,爱奇艺与东映动画达成独家协议,将增加日本动画内容。
文学方面,我与大量制作公司建立合作,将文学IP改编成视频内容。本季度还签约了中国顶尖网络作家唐家三少,将根据他的独家签约作品,例如他的最新小说《神澜奇域·无双珠》,共同打造全新超级IP的产业链开发。
短视频方面,穷雄混战。爱奇艺则采用了UGC(用户生产内容)和PUGC(专业用户生成内容)的模式发展。还推出了“多渠道网络(MCN)计划”,希望在爱奇艺平台上培育全新的内容形式。
影游互动方面,在7月完成收购手机游戏开发商和全球发行商天象互娱。可以通过本次收购来充分挖掘影游互动的潜力。
核心目标——货币化效率与多元化
“Netflix+”押注可持续发展
在此次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无论是龚宇还是CFO王晓东都频繁提到了一个词“货币化”。
龚宇表示,展望未来,爱奇艺将继续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和内容库的拓展,通过不断完善娱乐生态系统、打造创新、多元的货币化模式,实现IP价值的充分变现。
可以归结为一句话,IP变现,多元货币化。其实这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模式。IP推动货币化,货币化扶持更多IP。
爱奇艺CFO王晓东则从财务角度,将各项数据表现,总结为各个业务线的“货币化效率”在持续提升。这得益于强大的内容自制能力、运营效率的提高。
CEO和CFO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,就是货币化的多元与货币化效率的提升。
如何多元化?爱奇艺早就不在以“中国的Netflix”自居,而把自己定位为“Netflix+”,爱奇艺的生态系统模型已经由苹果树变为了苹果园”,涵盖爱奇艺娱乐生态的八种主要形态。

以中间最高大的一棵树——视频为分割点,两旁的树渐次缩小,右边是IP源头的文学、漫画、轻小说,左边是IP变现的直播、游戏、商城、电影票,以这八种主要的娱乐形态,爱奇艺串起了IP全链条。
龚宇此前提出了爱奇艺的九大货币化能力:广告、付费会员,出版、发行、IP授权、游戏、电商等一些辅助的货币化方式让爱奇艺的商业模式更加健康。
货币化的边界还在不断拓宽。如信息流广告是广告业务的另一大增长催化剂。本季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“热点”频道、“纳逗”APP(原名为“爱奇艺头条”)流量的增长和短视频内容库的不断壮大。
此外,“粉丝经济”为货币化提供了新的渠道,为爱奇艺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。
在货币化效率方面,首先表现上,IP生态各个业务线的货币化效率在第二季度持续提升,其他营收为人民币5.389亿元(约合8140万美元),同比增长62%。
如何提升?靠AI。继续将AI技术应用到业务的方方面面,改善用户体验,简化优化合作关系,提高货币化能力。
如“艺汇”智能选角功能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(NLP)技术、语义理解和AI算法进行高效选角,帮助导演更加轻松地从海量数据库中找到理想的演员,匹配他们正在甄选的角色。
也可以选择用户可能喜欢的演员。从而提高收视率播放量,带动商业化。
总之,爱奇艺在“Netflix+”的发展模式上,找到了“长跑”路上的动力,并把动能转化,推动长期增长。
关注比达官方微信
-
1淘宝71374.2
-
2拼多多41985.7
-
3京东28290.4
-
4美团13045.0
-
5淘宝特价版10924.7
-
6天猫5772.7
-
7闲鱼5075.3
-
8唯品会5027.3
-
9苏宁易购4379.7
-
10小米商城4280.6
-
11蘑菇街1699.7
-
12转转1581.9
-
13京东极速版1520.3
-
14一淘1489.7
-
15多点1409.0
-
16华为商城1106.7
-
17欢太商城1051.4
-
18盒马1047.1
-
19返利1006.7
-
20京东到家955.1
-
21阿里巴巴889.9
-
22每日优鲜841.4
-
23花生日记646.1
-
24折800644.7
-
25聚美595.8
-
26叮咚买菜579.2
-
27识货488.4
-
28考拉海购462.9
-
29永辉生活409.6
-
30什么值得买341.1